2016年4月29日星期五

2015貴州之旅第四天─ 青岩古鎮→水頭寨(苗旅)→青龍十里畫廊→鳳凰寨(布依族)

青岩古鎮位於貴陽市花溪區青岩鎮,古鎮始建於明洪十一年(1378年),現在是中國文化古鎮。青岩古鎮在歷史上是交通通道,又是兵爭要地。原為土城,經數百年歷史滄桑,經多次整修擴建,由土城而漸成街巷縱橫錯綜的石城。


青岩古鎮南門入口

我們從青岩古鎮的南門走入古鎮,首先見到“周王氏媳劉氏節孝坊”。這座明清牌坊建於1869年,牌坊勝表的人物是周朝忠的妻子王氏和兒媳劉氏。

周王氏媳劉氏節孝坊

古驛道

我們經過古驛道,前面就是廣定門及外城牆。

定廣門與外城牆

定廣門初建於明朝天后年(1621-1624),是青岩軍事古鎮的象徵,於清順治17年(1660年)班麟貴之子班應壽子承父職(土司),增建定廣門,清嘉慶3 年(1798)武舉人袁大鵬重修,城樓為三開間重檐歇山式頂木結構,屋頂為青灰色瓦面,泥塑脊飾,定廣門城牆體上設有垛口,炮台,是古時貴陽南面最重要的軍事防線,俗有“築南門戶之稱”。

趙理倫百歲坊

回頭望定廣門

我們經過定廣門入古鎮的南街,先見到趙理倫百歲坊,街上有各式各樣的商店。青岩古鎮民風淳樸,特產豐富有青岩豆腐、玫瑰糖、鹵豬腳、雙花醋、米豆腐、鷄辣椒等。

售賣銀器商店:銀匠世家

貴州特產鷄辣角

青岩古鎮文化底蘊深厚,佛教、道教、天主教、基督教四教並存,所以這裡有教堂、寺院和廟宇。

基督教堂

青岩特產食物

青岩特產鷄辣椒

我們來到“周恩來之父曾居地”,日本佔領武漢以後,1939年,八路軍貴陽交通站接待了一批經桂林轉移到貴陽的抗日革命家屬,周恩來的父親周貽能被安排在青岩丁氏民宅居住。丁宅始建於清末(1890-1911年)。坐北向南,穿斗式木結構懸山青瓦頂,面闊三間,通面闊12米,進深7米。周父居住於西次間,今仍為丁氏私宅。

周恩來父親曾居地
青岩民居

再前行經過貴州會館。

貴州會館

到了慈雲寺,寺內有戲樓是昔日戲班演戲的地方。此寺已列為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。

慈雲寺內的戲樓
慈雲寺的展覽館
慈雲寺內的一幅畫

經過萬壽宮,我們沒有進去參觀。

萬壽寺

來到趙以炯狀元故居,它始建於清代初期(1643-1661年),係穿斗式懸山頂結構二進四合大院,佔地650平方米,以朝門、廟房、過廳、正房等建築組成,是典型的南方式建築。

趙以炯狀元故居

光緒五年((1879年)趙以炯中鄉市第十名,踏入仕途,光緒十二年(1886年)中進士,成為雲貴兩省有史以來第一文狀元。

趙以炯蠟像

最後到北街,北街盡頭是龍泉寺,現時是古鎮藏石館。


龍泉寺始建於萬歷年間(1573─1619)清康熙57年(1718年)重修,是青岩城中最大的寺廟。它佔地3500餘平方米,寺廟為三進四合大院,內有大殿、配殿、戲樓、廂房等數十間,均為穿斗懸山頂磚木結構。

龍泉寺內有戲樓

北街兩旁是商店,有食店、售賣紀念品和土產的商店。


北街兩旁售賣特產的商店
青岩古鎮特產楊記木錘酥
工人用木錘來打木錘酥

經過龍泉寺、黃記玫瑰糖、黃姑媽食坊,就見到北城門。

黃記玫瑰糖
黃姑媽食坊

北城門又稱玄武門,為重檐歇山式頂木結構建築,屋頂為青灰色瓦面,泥塑脊飾,是古代欽差下達皇帝聖旨的場所,初建於明朝(1621-1624)年,清順治年((1600年)將土城牆改建為石城牆。清嘉慶年(1798)年重修擴建。

北城門

離開青岩古鎮,來到水頭布依寨。布依族人多居住在盛產竹林的依山旁水之地,勤奮聰明,生活純樸,家庭的生活用具及器皿大多用竹編、木製、土燒、石造,有的沿用至今。


水頭布依寨

入口處有迎賓歌。

水頭寨迎賓歌
寨內牆上的迎賓圖畫

水頭寨民居
屋外掛著玉蜀黍

寨內有間順子酒坊,酒坊主人叫順子,故名順子酒坊。所產米酒原料均為當地出產的富硒大米及糯米,採用家傳布依傳統工藝釀造,土甄、土灶、土法,整個烤製過程全部展現。

順子酒坊

寨內有所妯娌豆腐坊,是由妯娌共辦。

牆上的壁畫畫出豆漿製作的過程

古老的石磨,磨出潔白的漿汁,煮熟後成為香濃的豆腐,若加入酸湯點制,則凝成嫩軟的豆腐花。從黃豆的浸泡,磨漿到柴火煮沸整個過程全部手工操作,且不潻加任何化學制劑,美味又健康。

妯娌豆腐坊─布依族人用大鑊煮豆漿
牆上有布依美酒歌
寨民在屋前種了南瓜
沿途經過菊花酒坊、羅氏私塾。



羅氏私塾

水頭寨的出入口

最後離開水頭寨。

寨外周邊景色

我們來到青龍河。

青龍河

位於青龍河畔的河邊燒烤

再到鳳凰寨,鳳凰寨位於清龍河“十里畫廊”北面的河畔。

我們橫過青龍河

過了橋就是鳳凰寨

鳳凰寨現只留空寨。

鳳凰寨的商店空空如也

灘上有寨民燒烤


鳳凰寨人去留空,遊人不准上去。



鳳凰寨的盡頭有繩索橋

回望鳳凰寨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