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29日星期五

香港鐵路博物館遊

 乘東鐵到太和站出A巴士站出口,巴士站旁有間麥當奴,沿著香港鐵路博物館指示標誌走。

A出口旁的麥當奴
見到太和橋後過橋,抵達北盛街後再過馬路。
太和橋
向左邊走第二個街口,轉入仁興街直行。
就見到此牌,上樓梯就是鐵路博物館。
香港鐵路博物館在舊大埔墟火車站大樓原址改建成,舊大埔火車站於1913年建成,火車站大樓巳列為古蹟,1985改為博物館。
這博物館分室內及户外两部分,舊大埔墟火車站大樓展覽廳展示香港鐵路的發展過程,昔日火車站控制室仍保留下來给市民參觀。户外展示窄軌蒸氣火車頭、柴油電動機車及歷史車卡等文物。
火車站大樓是一座金字頂中國傳統建築,屋脊上飾有鰲魚和定火珠,山牆上飾有喜鵲、紅蝠、牡丹等各種寓意吉祥的泥塑。

火車站大樓及室內博物館
大樓旁置有60號柴油電動機車,它於1974年至2021年間投入服務,見證80至90年代香港與內地鐵路貨運發展。

60號柴油電動機車
户外展區保留昔日的路軌,以前的鐵路路軌下是枕木和碎石塊,枕木有承托路軌及固定路軌的作用,枕木同時將火車軌上的重量移至碎石塊,碎石還可疏導積水呢。

户外展覽館仍保留昔日的鐵路軌
室內展覽廳展示香港鐵路的發展歷程,還展示不同年代的列車模型。
 
此銅牌是1916年至1975年11月10日設於尖沙咀車站九廣鐵路英段管理局

另一邊展廳是昔日大埔墟火車站的控制中心。

昔日火車站控制室
户外停放了電動機車、鐵路檢查車、歷史車卡及蒸氣火車頭。
51號柴油電動機車於1955年至1997年間在香港提供服務。

51號柴油電動機車
機動鐵路檢查車由發動機操作,接載工程人員檢查路軌。
機動鐵路檢查車
歷史車卡313號是三等客運車廂,1921年投入服務,1980年代初火車電氣化後退役。
歷史車卡313號

313號三等車卡

223號三等車卡
歷史車卡223號是英國製造的,1955年開始投入服務。
223三等車卡

276號普通等車卡
歷史車卡276號在日本進口於1974年製造,其座位設計配合亞洲人的身形,而車卡內的座位相對較少,以騰出更多空間作企位用。
276號普通等車卡
歷史車卡229號是1955年製造的行李車廂。
229號車卡行李間
歷史車卡112號是1964年在英國薩西克斯郡製造的頭等車廂,設梳化座位,座位之間有餐枱。
1 12號頭等車卡

歷史車卡112號

每卡歷史車卡都有解說及設有語音導賞
歷史車卡302號是最早期的車廂,1911年在英國倫敦製造,設木製座位。早期鐵路為單軌行駛,座位的椅背可以前後移動,方便轉換座位的方向。
302號三等車卡
002號工程車卡於1921年製造,供工程師及鐵路工人修理火車頭和更換路軌之用。車廂內曾經設有厚鐵地板和吊機,以便運送重型機械。
OO2號工程車卡
窄軌蒸汽火車頭於1924年至1928年間在沙頭角支線行走。
窄軌蒸汽火車頭
在窄軌蒸汽火車頭旁展板上寫了一些鮮為人知的鐵路歷史,大家可停下來看看。
華麗變身,豪華列車。

消失了的和合石支綫(1951-1983)

51號柴油電動機車-「亞歷山大爵士號」

最後來到博物館辦公室,原來暫停開放,這裡可購買纪念品呢。
博物館辦公室
我30多年前來過這博物館,現在展出的車卡多了呢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