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站見」鐵路展位於红磡站內過去城際直通車區域內。香港的鐵路發展至今已逾百年歷史,1910年九廣鐵路(英段)通車,1960年代蒸氣火車被柴油機車正式取代,1979年地下鐵路投入服務,1980年代九廣鐵路進入電氣化時代,2007年地鐵公司與九廣鐵路公司的業務正式合併。
看展覽費用全免,但要先预约參觀。只要在網上搜尋「站見」鐵路展,按指示就可預约。每個參觀時段限時75分鐘,人數100人。展覽館位於红墈C1出口附近。
 |
展覽館入口 |
 |
入口處有售賣港鐵纪念品商店 |
展覽館設有三個展區:分别為鐵路解碼、鐵路歲月及下一站…回憶。
一進場我們走入時光隧道,大家仿似走在路軌上。
 |
時光隧道 |
經過時光隧道,入去是大堂展區。
 |
大堂展區 |
我們先到達"鐵路解碼",這裡展出一系列信號燈和列車部件。
 |
鐵路解碼 |
再到"鐵路歲月",這裡展出不同年代鐵路員工珍藏的物品和故事。
 |
香港鐵路服務百周年纪念郵票 |
 |
1910年至今各年代鐵路標誌 |
 |
當年今日鐵路人的故事 |
 |
昔日的沙田火車站 |
 |
願我會揸港鐵 |
離開大堂两個展區後,我乘自動電梯落下層月台到達"下站…回憶"。
月台上展出四列退役列車:56號柴油電動機車「杜利華號」、東鐵線第一代電氣化列車「黃頭」,中期翻新列車「烏蠅頭」及1998年起投入服務,往返红磡、東莞和廣州九龍鐵路公司首架雙層電動直通車「九廣通」。
 |
56號柴油電動機車 |
56號柴油電動機車 「杜利華號 」
九廣鐵路曾引入四架款式為 EMID G16 的柴油電動機車 。編號分別為56、57、 58和59。 機車初期用作牽引客運車卡 ,直到1983年東鐵線(前稱九廣鐵路、 九廣東鐵 ) 全面電氣化後 。機車退出 載客行列 ,用作牽引貨卡。直至 2021年2月,東鐵線轉用新信號系統後,正式退役。
九廣鐵路為柴油機車命名的傳統,始於1954年。
1980年代九廣鐵路進入電氣化時代,黃頭是東鐵綫第一代電氣化列車。
 |
東鐵綫第一代電氣化列車「黃頭」 |
 |
「黃頭」列車車廂 |
 |
「黃頭」列車頭等車卡 |
 |
「黃頭」列車駕駛室 |
 |
中期翻新列車「烏蠅頭」 |
 |
黃頭、56柴油機車、廣九通 及烏蠅頭車頭圖片。 |
1998年1月24月九廣通首航,由红磡不停站到羅湖;同年8月28日來往廣州至香港,中途只停東莞。2007年两鐵合併後,租予港鐵公司營運。
 |
九廣通直通車 |
 |
九廣通特別車廂 |
車廂設計參考飛機艙設計,設有液晶體顯示屏,為乘客提供资訊及節目;設收费WiFi服務;可調校椅背角度及有餐桌。
 |
九廣通車頭 |
九廣通是雙層列車,車身以綠、蓝、白為主。两鐵合併後,保留「ktt」名稱,並貼上港鐵標誌。
 |
九廣通車卡 |
 |
九廣通車廂 |
慶祝九廣通全新列車移交典禮之纪念品
 |
瑞士Adtranz及SLM公司聯合致送 (1997年) |
 |
日本公仔由日本伊藤忠及近畿車輛公司 聯合致送(1997年) |
月台上還展出一些珍貴展品。
早期鐵路主要是單軌行車,只在車站鋪設雙軌。為了確保同一單軌路段上只有一列列車行駛,必须使用此路牌閉塞控制嚣系統的運作。
 |
路牌閉塞控制器(俗稱「波鐘」)系統的運作 |
此開車鐘在1975年以前,放置在尖沙咀的舊九龍火車總站,在火車開行前5分鐘,車站職員會敲鐘5秒,提醒乘客。
 |
開車鐘 |
除了看這些文物外,月台上有即影即有區及短片播放區,供參觀人士拍照和看有關港鐵日常運作的影片。
75分鐘好快就過去,離開展覽館出口,還展出未來港鐵的發展呢。
出口處,每位參觀人士獲赠地鐵纪念票呢。
今次参觀增加了知識,又可進入列車坐下來懷舊一番,非常愉快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