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2月4日星期日

法定古蹟大坑蓮花宫銅鑼灣天后廟

 大坑蓮花宮位於銅鑼灣大坑蓮花宮西街街尾。乘港鐵到天后站出B出口,從皇仁書院旁的銅鑼灣道直行,再轉入蓮花宫西街便抵達。蓮花宫建於清同治二年(1863年),於2014年列為法定古賾,是港島最古老的觀音廟。相傳觀音曾於此廟內的巨石(蓮花石)上顯聖,善信便建廟纪念觀音。當年依山建廟,廟宇前部建於平台上,而後半部則座落在巨石上,廟內天花刻有金龍圖案。大坑蓮花宮主供奉觀音,亦有供奉太歲及韋陀等。據說觀音坐在蓮花上修道,因此有些供奉觀音的廟宇稱為「蓮花宮」。

蓮花宮前殿呈半八角形,配以重檐攢尖式屋頂。該廟為两進建築,但前殿與正殿之間沒有天井,廟宇入口設於前殿的左右两側。一般两進廟宇中間有天井及入口設於正面。

該廟現存多件文物,正殿屋脊上的石灣陶塑裝飾(1863年)、廟內的石雕祭台(1864年)、古鐘(1865年)和木刻彩門(1909年)。

蓮花宮的正面,入口設於左右两側。
我從左邊門進入,
左邊門對聯:
法雨宏敷億萬生靈沾德,   
慈雲廣布大千世界沐深恩。
門口就是木刻彩門,旁邊就是鐘鼓。
木刻彩門及鐘鼓
舉頭向上望天花呈六邊形,有金龍雕刻與祥雲。石雕祭台就在此天花下面,因有善信拜祭不方便拍攝。
金龍雕刻
左手邊上了樓梯就見巨石,此石稱「蓮花石」。
蓮花石
樓梯掛上了紅色底金字的布條,上面寫着:「南無大悲觀世音,願我早得智慧眼。」

我從另一邊樓梯落,落了樓梯見到古鐘,因有人拜祭不便拍攝,我便從右邊門口離門蓮花宮。」

右邊門入口
蓮花宫的窗两旁的對聯寫著:「開窗臨海面,閉月到籠洲。」表示昔日廟前數十步便是海岸。

再來到廟前正面有小陽台,設有西洋風格的欄杆是廟宇少見的。

正面小陽台,陽台上有簷篷。

前殿呈半八角形,配以重檐攢尖式屋頂。

正面有两對聯,其中一對聯寫著:
「南海現金身古照名留人禱祀,西天成佛法名蓮花放水潺潺。」另一對聯寫著:「楊柳枝頭甘露酒,白蓮座上慧風生。
繞過正面從側面清晰看到前殿和正殿。

再走上蓮花宮花園的樓梯拍攝更清楚廟為两進式。每年中秋節,大坑舉行舞火龍之前,先到蓮花宫做拜神儀式呢。
蓮花宮旁有道圍牆

蓮花宮花園
離開蓮花宮後,我沿銅鑼灣道走到電車路轉上天后廟道,見到天后廟花園,進入花園上樓梯就抵達天后廟。

天后廟花園

天后廟位於天后廟道10號。現存的天后廟於1868年重建而成,原來的廟宇建於何時就無從稽考,不過廟內大鐘的鑄造年份是1747年。據說,當年有村民發現一香爐飄浮於海上,其後村民在岸邊興建天后廟。由於這個缘故「紅香爐」曾經是香港島在殖民時期的其中一個名稱。廟的屋脊和屋簷都飾以石灣陶瓷雕塑。廟內的主壇供奉天后,左右两旁的神壇同時供奉財神;邊堂再供奉天后及送子觀音,此外亦設有包公神壇。而鄰近的地鐵站取名「天后」皆因此廟。銅鑼灣天后廟於1982年列為法定古蹟。此廟由戴仕蕃建造,現在仍由戴氏族人自行管理。

來到廟前,主壇供奉天后聖母。
銅鑼灣天后古廟主壇供奉天后
廟上「天后古廟」兩旁刻有“同治歲次戊辰重修,陳為焜敬書。正門两旁刻有對聯:「時地顯英靈化被逢人歌澤渥,配天昭厚德恩深無處不波恬。」對聯两旁刻有同治七年;石行聯盛堂敬送。這些都是1868年重修時刻上的。
廟前有两方形紅香爐及一圓形紅香爐。
廟前两旁豎立牌子寫著:天后古廟、天后聖母、肅靜廻避、污穢勿近。
此對石獅是道光乙已年(1845年)善信酬謝神的。廟內不方便拍攝,我只進去參觀。


我站在天后古廟前很短時間發覺途人經過都在廟前合十,證明有很多善信。

屋脊及屋簷飾以石灣陶瓷雕塑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