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我們跟旅行團到流水響及沙頭角。流水響位於八仙嶺郊野公園之內。流水響有200年歷史,而流水響水塘建於1968年,為船灣淡水湖工程一部份,現在為灌溉水塘,用作灌溉附近農田。
流水響水塘的落羽杉(又名落羽松)是行山打卡的熱點,每年冬季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樹葉開始轉红。如自己乘公共交通到流水響,在粉嶺站C出口外搭往鶴藪的52B綠色專線小巴,在鶴藪道及流水響道交界迴旋處下車。
我們今次跟團,旅遊車停在迴旋處附近。
|
鶴藪道及流水響道交界迴旋處 |
我們從指向流水響水塘方向走,來到過車閘,入閘口再向前走直到見到洗手間。
|
過車閘口 |
|
洗手間 |
洗手間右邊路下去,
就見到整個流水響水塘。
|
流水響水塘 |
落羽杉的倒影如鏡,到了12月1月葉子變红倒影更美。
洗手間的左邊向前走,來到流水響郊遊徑入口,我們不上山直行抵達觀景台。
|
流水響郊遊徑入口 |
這位置看落羽松更清楚。
離開流水響我們去午餐,今餐食韓式燒烤放题任飲任食。
|
食肆內有萬聖節擺設 |
吃過午餐,來到沙頭角檢查站。警員上旅遊車檢查我們的禁區纸及身份證。
|
沙頭角檢查站 |
旅遊車停在順平街壁畫旁。這壁畫是沙頭角傳統文化活動一酬神慶典!沙頭角居民每年舉行天后誕,而每十年更舉辦一次大型慶典。
我們向海邊走,來到日月亭。「日出沙頭,月懸海角」是描繪沙頭角海的日月美景。而「日月亭」是欣赏美景的最佳位置。
|
沙頭角海濱 |
|
日月亭 |
我們經過沙頭角邨房屋,這橙色的公共房屋似三文魚,所以稱為「三文魚屋」。最早期的沙頭角邨於1988年落成,目的是為了安置鹽寮下村及菜園角村寮屋清拆影響的居民。原本外牆是素色的,2020年起外牆陸續被粉飾成紫、橙、粉紅和蓣果綠色,形成一排排色彩繽紛的房屋呢。
|
三文魚屋 |
在車坪街公厕旁是中英街花園,花園內有一個模仿香港舊式火車站的設計。原來此處是昔日粉嶺至沙頭角支線(1912-1928)
。火車站旁邊有解說「消失了的沙頭角支綫」的歷史。
一九一零年,九廣鐵路英段正式通 車、新的鐵路運輸為中港兩地的交 通與發展,帶來了急劇的改變。與此同時,北約理民府建議於粉嶺 車站旁修築一條支線連接邊境沙頭 角,促進新界東北的交通運輸,並 希望日後可連貫新界西部青山、屯 門一帶。香港政府終於在一九一一 年四月同意興建一條軌距二英呎的 窄軌鐵路,由粉嶺通往沙頭角。由 於興建九廣鐵路英段時仍有大量建 築物料可供使用,因此建築工程迅 速於同年十二月完成,於一九一二 年四月便全線正式通行。
粉嶺———沙頭角支線全長7.25英哩, 中途設三個停站,但僅建有簡單的 避雨上蓋,列車上設有售票員。這 段短短的路程,平均需要五十五分 鐘才能走完!乘客擠在沒有上蓋的 車卡上,面對烈日和暴雨,旅程並 不好受。
由於香港政府於一九二四年落實興 建沙頭角公路,並於四年後建成, 該條支線僅維持了十七年的時間, 於一九二八年四月一日正式關閉。
|
模仿香港舊式火車站 |
中英街花園對面是中英街,每個景點都有解說,大家拍照之餘也看看。
中英街處於邊境交界,基於保安理由,多年來只有持有禁區許可證, 中英街有實際居住、生活和工作需要的人士才可以進出中英街,對於其他 市民來說,中英街是一個歷史見證地,亦富有神秘感。座落在中英街檢查 站前的中英街花園設有一個許願瞭望台讓遊人眺望中英街,大家還可在欄 杆掛上許願牌,祈求願望成真。此外,中英街花園有一個模仿香港舊式 火車站的設計,除了1:1的火車頭模型及復古車站牆身,園內更種上櫻花樹 等不同植物,絕對是打卡勝地。
|
中英街花園 |
中英街花園附近也有小眅檔。
到了中英街檢查站,我們只可站在此處望深圳。大家只好拍張照片吧!
|
中英街檢查站 |
對面深圳比香港這邊多樓房,那邊的遊客比我們多呢,他們十分好奇地看過來。
在檢查站旁有两個"車坪街"的新舊路牌。這两個路牌非常有趣,舊的路牌成T字型英文名是Car Park Street,中文由右至左去讀;新的路牌英文名是Che Ping Street,中文由左至右去讀。
|
新舊街牌比較 |
中英街檢查站有座新的中英檢查站,看來很快會搬遷吧。
|
新中英街檢查站 |
中英街對面有條斜路,是往沙頭角邨的入口,斜路的牆上畫滿了由學生畫的璧畫。
屋邨入口有牌樓,
牌樓下有两隻福祥象。
|
公屋廣場入口有两隻象 |
在中國傳統文化中,「象」與「祥」音近,加上大象用鼻子吸水,所以象 一向代表著吉祥如意,聚財進寶。位於中英街警崗附近的這座涼亭設計搶 眼,頂部有兩匹造型栩栩如生的瑞龍,守護著代表沙頭角的靈珠;而在亭 前坐陣的一對福祥象手工精細,相傳是風水師當年為沙頭角居民吸取海灣 的財氣及好運特別設置。遊人來到這裏都會摸摸福祥象,相傳摸象鼻向上 的一隻吸收財氣及好運,摸象鼻向下的一隻則把財氣及好運收好,所以別 調轉次序呢!
|
摸象鼻向下的象則把財氣及好運收好 |
|
摸象鼻向上的象吸收財氣及好運 |
離開中英街回到海濱,此處有「沙頭角鏡中鏡」之稱。
沙頭角避風塘於上世紀60年代原是鶴佬與水上人的漁船聚集地 ,直至 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 大部分漁船被毀, 漁民於是遷居於岸上搭建棚屋 ,逐漸變成一大片寮屋區 。 1985年政府重建沙頭角區, 興建郊區公共房屋 ,寮屋居民於1988年獲安排遷入屋居住, 棚屋成為絕響 。 多年來沙頭角海 ,儼如一塊天然大鏡子,無論是以前的棚屋群 ,抑或是現在的小漁船,都被 這面歷史鏡子盡收其中 ,映照出不同年代水天一色的景象 。
|
沙頭角鏡上鏡 |
|
水平如鏡環境十分寧靜 |
|
海濱設有坐椅供人欣赏沙頭角日出日落 |
來到海旁的魚燈廣場,廣場由康文署吉祥物「活力仔」和「思文喵」向遊人展示魚燈舞場景。沙頭角魚燈舞源自清朝初年沙欄吓村吳氏客家族,迄今巳有300年歷史,更於2008年入選國家级非物質文化遗產。
|
魚燈廣場 |
過了魚燈廣場,就見到沙頭角碼頭。沙頭角碼頭是全港最長的碼頭,全長280公尺,初建於1960年代,於2004年重建,距離吉澳及鴨洲只有20至30分鐘船程。由於沙頭角海濱一帶水淺,所以碼頭延伸到深水位置,乘船的地方是海中心。
|
沙頭角碼頭 |
對着碼頭的坐椅旁,刻上經緯度114°15’ 23.112”E 。
我們走向沙頭角最東的地方,看見海面上的藍色球,原來是以前華界及英界的邊界。
|
深圳與香港的邊界 |
终於到了沙頭角最東之角「沙頭角之角」,這裡豎立着一塊標示經緯度的舊式路牌,上面寫着:北緯22°32’37”N,東經114°13’35”E。前方還有刻上「日出沙頭,月懸海角」的石碑。相傳有位清大臣來廣東沿岸視察,看見這裡風光如畫,便题下此詩句,沙頭角因此得名。
|
沙頭角之角 |
碼頭的欄杆掛滿了幸福小魚,這些小魚可在碼頭入口處的自動販賣機購買,大家可在小魚上寫下祈求的內容,再掛欄杆上。
|
碼頭入口的幸福小魚 |
欄杆旁設有3個水印機,我用我的禁區纸打個水印來纪念到此一遊。
|
欄杆旁有3個水印機
碼頭的牆上繪有壁畫,這些都是沙頭角小學學生的作品。 |
碼頭對着的遠處是深圳鹽田港。
來到碼頭的盡處有「天涯海角」配上纯白色燈塔,來沙頭角必要在此打咭。
|
天涯海角 |
|
漁夫在海中静靜地釣魚 |
|
從碼頭回望沙頭角七彩繽纷的沙頭角邨 |
|
碼頭有船隻來往吉澳及鴨洲 |
我們走回沙頭角之角旁的界碑,從這裡直走到了新樓街。
|
1898年的界碑 |
新樓街的騎樓建築於二十世紀初建成,是香港現存少有保存完整的廣州式騎樓群建築。這些騎樓樓房地下為商店,二樓為出租住宅,而閣樓則是業主自往。1950年代,新樓街被發展成新墟市,有人經營糧油店、鐘錶行、金行等,商貿非常繁榮。今天的新樓街外觀上仍然保留着當年的模樣,充滿舊日情懷。2011年,新樓街22幢騎樓被列入二级歷史建築。
|
新樓街的騎樓建築 |
走完新樓街,就回到沙頭角邨廣場。此處有間舊沙頭角消防局,消防局位於顺隆街舆顺平街交界。此消防局1962年投入服務,2004年2月18日退役,仍保留着昔日的外觀。
走入消防局,局內展出1:1復刻的百年前手推消防車。
|
百年前手推消防車 |
|
舊消防局 |
|
沙頭角邨廣場 |
|
沙頭角小學 |
|
顺平街壁畫 |
最後,我們回到顺平街壁畫旁等候旅遊車回市區。上車後,警員上車檢查我們的禁區纸才離開。今次是我第一次遊沙頭角,此行加深我對香港歷史的認識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