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1月13日星期六

必列啫士街街市(香港新聞博覽館)

必列啫士街街市原址的一部分原為美國公理會佈道所(現稱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)。佈道所於1883年創立,1901年遷往必列者士街68號;孫中山先生曾於1883在該教會受洗,並於1884年就讀中央書院期間在佈道所三樓居住。必列啫士街街市於1953年由當時的市政局興建,街市地下攤檔售買魚類及家禽,一樓則主要售賣肉類及蔬果,屬二次大戰後本港市區首個此類型街市。1969年,一樓部分地方改建為有蓋遊樂場,並加建兩條連接駁至永街。街市於2018年活化為一所新聞為主題的博覽館,巳列為三級歷史建築。
必列啫士街街市(香港新聞博覽舘)地址:香港中環必列者士街2號
開放日期及時間:星期二至日:上午10時至晚上7時 (星期一休息)
交通資訊:港鐵上環站A2出口
我乘地鐵到了上環出A2出口,從ICC到中環街市乘搭半山自動電梯到士丹頓街,跟著指示來到香港新聞博覽館。
來到士丹頓街再向指示的方向走

途中經過這幢建築物

香港新聞博覽館

剛好當曰有活動二樓不開放,只能參觀地下的展覽區。這裡介紹香港開埠以來新聞媒體的發展過程,從中也了解香港百多年來社會的燮化。

這裏是原來街市的「劏雞房」設有灶頭及煙囪煙囪,用來燒熱水作劏雞用。二十世紀五、六十年代,街市並有一口水井提供用水,有水管連接至劏雞房。
香港首份由華人創立的中文報紙「循環曰報」1874年出版。清朝結束,1912年民國成立,各方勢力都在香港辦報,企圖建立輿論陣地。曰軍佔领香港前由華人創辦的報紙如「華僑日報」、「工商曰報」、「星島日報」,戰後繼續經營,成為當時的主要報刊。

當年執字工人把需用的鉛字檢出分批放在盛載字粒的小木條內(行內稱作「的」),然後交給排版。
印刷報紙的過程
70年代,香港股票市場仍十分依賴人手操作的公開叫價和黑板交易機制。

參觀完香港新聞博覽館後,我走上旁邊城皇街的樓梯,沿着樓梯有幅壁畫,昔日的街景重現眼前。





這幢房子就是永利街的入口
短短的永利街仍保留九幢建於1950年代初的唐樓,因 而令這條街出名,柏林影展得獎的香港電影「歲月神偷」也在此取景呢!
永利街

因為孫中山先生曾在這區受教育,這幢位於城皇街的樓宇都刻上「天下為公」及放置了孫中山先生的頭像。這幢房樓建於五十年代。

城皇街2A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